400 110 1177
部分案例 最新动态 时事热点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政策法规 视频资讯 老将出马
站内搜索
当前位置:服务中心 > 信息资讯 >老有所为 >退休教师夫妇50年积累190万元 捐献母校助学

退休教师夫妇50年积累190万元 捐献母校助学

来源:    类别:老有所为    浏览量:...    更新日期:2015-12-14
导读:虽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,但在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漕桥社区,关于退休教师孙国华捐献190万元助学的事还在流传。现代快报记者再次见到孙国华时,他正和老伴在家午睡。孙国华坐在床前的一把竹编椅上,和我们交谈,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伴找了个小板凳,坐在旁边一直笑着。

   虽然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,但在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漕桥社区,关于退休教师孙国华捐献190万元助学的事还在流传。现代快报记者再次见到孙国华时,他正和老伴在家午睡。孙国华坐在床前的一把竹编椅上,和我们交谈,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伴找了个小板凳,坐在旁边一直笑着。

  “这么多钱,我们也用不了。”捐出190万后,孙国华夫妇留下4万多元“零头”,“我和老伴现在每月的退休工资有快9000元,足够用了。”老夫妻俩满是皱纹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,平和又淡然。

    98张存单捐出96张 万一老伴去了,要花钱

  在书桌的玻璃板下,有一张孙国华手写的自制年历,回忆每一件事,他都要戴上老花镜,颤颤巍巍的,用手指着那天的日子。“8月21日,女儿走了。”

  孙国华的女儿先天脑瘫,在悉心照料了41年后,还是离开了他和老伴。不过,现在说起这些,孙国华非常平静。

  只过去两周,孙国华来到退休前任教的漕桥初级中学,找到校长戴世平,提出要捐出所有积蓄,“194万多一点。”做了一辈子数学老师,孙国华算得非常清楚。

  从漕桥中学毕业,又在学校任教,孙国华决定用自己的积蓄,奖励优秀的老师、学生,以及家境贫困的孩子。然而,作为校长,虽理解老人的善心,但戴世平还是希望老人多为自己着想一些,“我们劝他留一点。”

  孙国华想到女儿去世时,办理后事花了不少钱,“万一老伴去了,也要花钱。”于是,他收起两张存款单,拿出96张,将零头留下,捐了个整数,190万。

  衣服都是自己做的 又不会穿坏,干吗买新的

  孙国华两室两厅的房子里,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。没有空调、电风扇,甚至连电视机也没有。“原来有电视机,后来坏了就没买,我们俩眼睛都不好,看不清。”对于家里各种“缺失”的家电,孙国华似乎都有“充分”的理由。

  穿破了的解放鞋、散架的蒲扇、生锈的镜子、还有从天花板上吊了一根线下来的电灯泡……孙国华家里的每一件“物品”和这个年代都显得格格不入。

  但孙国华认为自己过得很好,“你看,这些衣服都是老伴给我做的,衬衫、绒线衫……只有外面这件外套是买的。”孙国华挺“得意”,“我后来也学会做衣服了,不比她做得少。”说着,孙国华回头望望老伴,“大衣橱里都放满了,衣服又不会穿坏,干吗要买新的?”

  “这个棉毛衫也是自己做的吗?”孙国华顺着现代快报记者手指的方向,看到紫色的“棉毛衫袖子”露出来了,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,“这是假的,缝在上面的。”

  说起孙国华的节俭,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,“孙老师买一条鱼,要吃好几天,夏天一瓶啤酒,也要分三四次喝。”漕桥初级中学现任数学教研组组长许雪琴是孙国华的学生和同事,“有年夏天,他想买双凉鞋,之前好几天,都在观察我们的鞋,‘你这双多少钱?他那双多少钱?”许雪琴说,“货比三家”后,孙老也买来一双,“他特兴奋,让我们猜多少钱,我们都猜100多元,他最后说只花了15元。”

  攒了50年全都捐了 还是花在有用的地方吧

  从1963年工作的第一个月开始,孙国华就养成了存钱的习惯,“一年一存,有多少就存多少。”孙老回忆起那时的工资,仍然记得非常清楚,“我是51元,她在蚕种厂做技术员,每个月30多元。”孙老说,除了正常生活,剩余的钱款,他们都存进银行了。

  如今,孙国华和老伴每个月有近9000元的收入,勤俭持家的他们依然没有改变存钱的习惯,“每月的生活费也用不了多少。”就这样,50多年的定期,利滚利,积累到了190万元。后来,大家渐渐明白孙老为何省吃俭用,“他女儿一出生就患有唐氏综合征,生活无法自理。他省钱,就是为了女儿的后半生考虑。”

  然而,雪上加霜的是,7年前,孙国华的老伴患上老年痴呆,“古话说,祸不单行,我体会比较深。”孙国华语速很慢,一字一顿。“在哪上厕所她不知道,吃没吃过她不知道,女儿死了她也不知道。”

  这样的遭遇,为何还要把所有的积蓄捐出来?“女儿脑瘫,老伴痴呆,给她们,她们也不会用。”如今,女儿去世,孙老更是觉得“没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”,“我和老伴要这么多钱干吗,何况每月还有收入,这些钱还是花在有用的地方吧。”孙国华笑笑。

分享到:
更多 ->
 
 
3.135.184.27